森源纖維束廠家從求工人干活到工人搶著干活 阿強所在的纖維束公司,今年纖維束訂單比較多。為此,公司增開了夜班。這樣,白班和夜班輪流,產能,增加一倍。白班都是老員工。 夜班,前段時間,招了一批工人。(阿強負責招工并給于培訓等事宜。)招工前,阿強向公司提出了幾點要求:一、所招工人,跟老員工分開,彼此展開生產競賽。二、新老員工,輪流夜班生產,一周一輪換。(白班與夜班互相輪換。)三、單獨一個宿舍,不跟老員工住在一起。新員工,大都是來自同一個鄉鎮,并且相互都比較熟悉或沾親帶故。四、所有待遇及報酬,與老員工一樣,都是計件工資。(另外說明:在阿強參與負責招工前,公司已經陸陸續續的招了一個月的工。前前后后,幾百工人如同趕集一樣,結果,一位工人都沒留下。)老板大喜,同時,讓俺立下軍令狀:全權負責此隊伍的建設和穩定工作。。。。。。俺明白此任務的艱巨性。跟老板承諾:非要把這個隊伍給建設好。否則,俺也只好請辭。俺一個電話打回老家,第二天,就調來了一批工人。工人到位后,領頭的幾個,都是阿強的親戚。俺好酒好菜的招待了一場。白天,連續培訓了幾天后,就開始上夜班了。第一天下來,有三分之一的工人,喊累,有點堅持不住公司領導看到后,積極鼓勵并表揚:畢竟是頭一天嘛,熟悉和適應后,就會好了。就這樣,過去三天后,有一半的工人,堅持不了。因為,他們除外打工干活,大多是站著干活,在這個場,作為翻砂工,則是蹲著干活,時間較長。這樣,有三分之一的工人,因為太胖,偷偷的連夜跑回了老家。第四天,又有幾個工人提出:支撐不住,要回家。俺就趕緊勸說,好說歹說,并又請了一場客,又是好酒好菜的招待了一番,總算留下了。第五天的時候,公司領導給俺提醒:怎么你的這些親戚,計件干活,怎么是吃大鍋飯?干多干少都是平均分?這樣下去,不好,隊伍非要解散不可。最終,干的最好的,將要先跑掉的。阿強仔細一看,確實是這樣。(因為俺只上白班,夜里跟不到底。)就趕緊調整。每人干多少,單獨花分開,單獨計件計酬。可惜,這個時候,再調整激勵方案,卻已經太晚了。搖搖晃晃的支撐到第六天,干的最好的幾位工人,不聲不響的連夜跑回了老家。到了白天,阿強上班的時候,剩余的那些親戚類的工人,找到俺說:干的最好的都跑了,他們也無法支撐這個夜班了。故,請求辭職。就這樣,阿強又好酒好菜的招待了一番,打發這些親戚們,回老家了。第一次組建隊伍,宣告失敗。工人走后,那天,俺一夜未睡著。到了早上7:00,就趕緊帶著貓眼圈上班去了。總結了又總結。反思了又反思。痛定思痛。改變戰略。 一遍又一遍的打電話反復強調:能出力、能吃苦、有耐性、年齡不超過50歲、頭腦反應靈活。有沒有文化,均可以。 有沒有一技之長,也可以。計件工資,干的多,拿錢多。一般輕松每月能拿3500元以上。愿意來的,自帶行李。 就這樣簡單的幾點要求,下達了下去。 第二次,隊伍幾天之內,繼續組建成功。 阿強不再請客,只負責帶隊培訓。接受上一次的教訓,不再吃大鍋飯。 安排好食宿,(公司有食堂),夜班繼續,一周后,與白班再度輪換。 阿強待一切就緒后,就撒手了。 最近幾天,聽領導反應:除了個別的幾位人員上手比較慢以外,其余的工人,工人干勁還是不錯的。 今天,聽車間主任說:有幾個干的不錯,還要求增加模具,要多干活,還要搶著干呢。
阿強心想:今晚,俺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。人啊人,不同的處理方式,差別,怎么就這么大呢。 幸福的感謝大家給點鼓勵和指導吧。